【達人理財】買巴郡?去流浪? 投資新世代夢想大不同(短片)
不少人普遍認為年輕人「唔捱得」、「淨係識使錢」,不知以下兩位學生會否令你改觀呢?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的林世棕(Ken)及馬焯南(Cyrus),早前於第三屆聯大投資比賽中分別獲得亞軍及季軍,成績驕人。同屬95後、投資經驗豐富的他們,對理財、夢想又有甚麼看法?
理財價值觀:不做月光族
作為投資新世代,Cyrus及Ken有自己的一套理財法則,絕對不是「月光族」。雖然他們現在只有兼職收入,但對所賺取的收入亦有妥善的規劃及分配。
Cyrus分享了個人的理財習慣,他會把兼職收入分為3部分,20%為儲蓄、30%用來日常娛樂,餘下的50%則用作投資。他更表示,「現在用(於投資)的錢以兼職為主,所以會較為進取。如果投資有虧損或沒有明顯增長的話,都可以賺回來。而且本金較少」。
Ken的理財模式亦大同小異,他會把大概7至8成的兼職收入用作儲蓄及投資,剩下2至3成則用作消費及旅行。除此之外,他更指「不同的戶口有不同的理財價值觀,儲蓄方面就完全不會動。有急需要的事,才會在該戶口提款。而投資戶口方面就很進取,剩下的錢日常使用,就會『應使則使』」。
在聯大投資比賽學會的事
在投資比賽獲獎的Cyrus和Ken,如何選取投資產品?Cyrus指,他大多會以回報率來選取投資產品,產品的回報愈大,他就愈想嘗試。Ken則以投資衍生產品為主,如牛熊證及窩輪。然而,期指及期貨的入場要求較高,故在比賽前,他沒有投資過相關的產品,直至比賽時,他才接觸期貨及期指,從中學習了不少相關知識。至於期權方面,Ken亦有買過,在網上也學習了不少。
談夢想 談目標 談實踐
在香港社會,夢想對很多人來說是遙不可及。Cyrus及Ken不僅擁有自己的夢想,更有實踐夢想的計劃。
Cyrus為自己訂下目標:「希望在大學畢業前,可以買到一股BRK.A(巴郡A股)。我就會嘗試開物流公司,現在物流貨運都比較吃香。而且,因為我爸爸經營這個行業,我想嘗試幫爸爸的忙。」
Ken表示︰「在30歲之前,想去流浪一個月,帶着相機四處玩。」談起如何達成目標,他說先要找一下哪個月份可以完全放下手頭上的工作。
撰文 : 曹佩鈞 hket記者
欄名 : 達人理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