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網購盛行】你有冇中咗網店營銷陷阱?

博客 19:13 2018/11/23

分享:

分享:

啱啱完咗中國嘅「雙11購物狂歡節」,話咁快就係美國的感恩節(Thanksgiving Day)、黑色星期五(Black Friday)同Cyber Monday,兩個「節日」基本上都係叫人瘋狂Shopping,周圍都講緊呢幾日的嘢特別平,唔買就走寶嘅概念。今次積臣想分享下依家網購嘅陷阱。

網購趨勢擋不住

阿里巴巴公布雙11嘅銷售額近2,135億元人民幣,並收到超過10.42億個訂單,再創新高,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都預期Black Friday銷售增長4.1%,所以話網購只會成為世界潮流。

今年積臣嘅身邊朋友都多咗留意呢兩個節日,除左雙11去淘寶網外,佢地對美國Black Friday更加感興趣,因為好多知名國際品牌嘅時裝、電腦、電器、生活用品(例如枕頭同鬚刨)都大減價,縱使唔少美國網店會限制海外消費者。

積臣都觀察到普遍網民都鐘意係淘寶網買啲平價用品,一買就要買幾件以上,但佢哋都唔吝嗇喺美國amazon揼本買電腦同家電等貴價產品,不過呢啲產品嚟到香港就會無晒保養。其實或多或少都反映香港人始終比較信任「來佬貨」。

哄你買多啲貨品陷阱

呢幾日全場貨品7折、買一送一、買滿幾多全單幾折同免運費等市場營銷手法千變萬化,加上社交媒體嘅廣告推波助瀾,市民好易就被打動,慷慨解囊。其實呢啲無非都係想你買多啲,買得愈多愈抵,所以好多時消費者為咗滿足優惠條件,刻意將購物籃塞滿,又或者見啲嘢只係幾十蚊,就唔理三七二十一就乜都落咗單先,後來送到屋企先發覺自己係唔需要嘅,最後就放埋一邊,件貨品最終就成為咗垃圾。

送唔等使嘅禮品或贈品陷阱

有時商家會送啲小禮品或贈品等,營造好多嘢送、好抵嘅感覺,引你入去買嘢,不過好多時呢啲小禮品或贈品自己已經有一套,或者係gimmick嘢多。積臣都曾經係淘寶買過手機殼,商家送USB充電綫、Mon貼、手機防塵塞等,好似好豐富,但我收到後發現唔啱用同埋品質好差,最後都無用到,放埋一邊。(迷之聲︰靚嘢就唔送俾你喇,會蝕本㗎!)

「買家秀」中伏記

唔知又係咪我運氣差,淘寶買親嘅嘢好多時都好快爛,不過中伏又豈止我一個呢!喺淘寶同天貓,有一樣嘢叫「買家秀」,意指購買某商品嘅買家把商品以文字或實物照片嘅形式喺網上展示,畀其他買家參考。每年雙11之後都會湧現一堆「買家秀」,大陸網民係呢個時侯就會展示佢嘅創意。

係咪笑出嚟呢?咁搞笑嘅「買家秀」喺百度輕易搵到。側面反應出一個大家共知嘅事實,淘寶貨雖平,但質素真係參差不齊,故事同時反映網店嘅產品無得試,買完返來發覺唔啱用,一係退貨,一係就嫌麻煩直接掉咗佢,最係去咗堆填區,造成浪費。如果係喺美國買,隨時退貨嘅來回運費已經貴過係香港買。

積臣唔係話針對淘寶網,因為相對來講,美國網購中伏位真係少啲。今年我無參與瘋狂Shopping,因為今年真係無嘢想喺呢兩曰買。積臣其實都係想提返大家,要分清自己的物質需要,唔好被潮流牽着走,唔係最後唔止浪費金錢之餘,仲會增加更多垃圾。

 

【作者簡介】90後製作公司打雜,熱愛打機,亦愛行山吸收靈氣,希望快啲儲夠錢享受人生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
撰文 : 積臣

欄名 : 積財有計
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