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家印花稅交易個案增加有何啟示

博客 10:18 2018/11/14

分享:

分享:

報載10月份需要繳付買家印花稅(BSD)的物業買賣個案,按月大幅增加6成。由於此稅主要針對分本地買家,部分意見認為,在樓價稍為調整後,已開始吸引外來資金入市。

10月份要支付買家印花稅的成交個案為371宗,按月急升6成。買家印花稅在2012年引入,徵收對象是對非香港永久居民及所有公司購買本地住宅,在既有的印花稅外,一律加徵樓價15%印花稅。一般認為,政府當時引入此稅,是回應本地樓價被外來需求炒高的輿論。

有分析指,近月香港樓價調整,人民幣匯價向下,均可能吸引內地資金泊駐本地物業,令需要支付BSD的成交宗數急增。

但要留意, 371宗BSD成交個案,其實未算嚴重偏離常態,2017年涉及BSD的成交,按月平均為318宗,而去年12月的更一度高達534宗。10月份的「急升」,可能仍是正常波動。究竟外來資金入市個案是否有上升趨勢,有待更長期的觀察。

另一個有意思的是:要支付買家印花稅的個案,也應該要以15%的稅率,支付從價印花稅。即置業時,此類買家的印花稅支出達樓價30%。在交易成本如此高的情況下,BSD交易一年仍佔住宅成交6、7個百分點,原因之一可能是此類買家已「適應」辣稅,或者真有不得不在香港購買住宅的理由。而原因之二,可能是部分新盤,為外來買家提供度身優惠,令辣稅的影響減少。

樂觀地看,在重稅之下,外來資金仍持續入市,可能預示樓價輕微調整,已見支持。但審慎地看,此類成交增增減減,可能是受新盤開售及當中有沒有印花稅回贈等優惠左右。究竟何者較為接近事實,市場仍需更詳細觀察。

【昔日專欄文章:宏觀論按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
撰文 : 葉敬誠 按計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

欄名 : 宏觀論按

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,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